一直以来,二手半导体市场处于一种稳定状态。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由于全球半导体紧缺,新建的晶圆厂不断增加,二手半导体设备就开始爆火,其市场价格不断翻倍。其原因究竟有哪些呢?
从多家半导体设备厂、国产芯片制造厂、二手设备交易平台等人士获悉,在国产芯片生产企业的积极采购下,二手芯片生产设备市场价格在2021年达到最高点,甚至还出现了热门机型价格翻番的现象。
为什么二手半导体设备在中国市场如此重要?原因是中国厂商本来芯片技术就落后,不需要最先进的设备,二手的就够用了,而二手的相对于全新的,价格会便宜一些,这样建厂成本也低一些。
3月初,日经中文网就曾报道,由于国内半导体厂商大举采购,二手半导体设备价格平均上涨20%;三井住友融资租赁的负责人也强调,用于写入电路的光刻机等核心设备价格也涨至300%以上。日经中文网报道指出,日本国内有90%的二手半导体设备正流向中国。
二手半导体设备交易平台人士表示,从分类来看,提价主要集中在前端设备,即芯片生产设备上。就生产的芯片而言,主要集中在8寸芯片厂的生产线上,这也是目前产能比较紧俏,技术比较成熟的一类。
报道称,中国买家中,一部分为扩大生产的芯片工厂,如:中芯国际、华虹半导体等,还有计划转型 IDM (垂直集成制造,指由设计、制造、封装测试一手包办)的芯片工厂;另一部分为与当地政府合作,开始建设的新兴芯片工厂,其中也包括一些规模不大、发展不成熟的小企业。
而这些年来,美国在科技上不断防堵中国。中国在芯片制造等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情况下仍喊出“科技自立”,在官方誓言2025年芯片自给率要达到70%并提出产业优惠政策下,中国的芯片厂正在努力生产,这些都带动了半导体设备的需求。
该报道指出,芯片生产线需要数十种设备,而中国国产相关技术的本土市场占有率还不到10%,主要是美国应用材料公司(Applied Materials Inc.)、美国科林研发(Lam Research)、日本东电(Tokyo Electron)、美国科磊(KLA)和荷兰艾司摩尔(ASML)这五家公司的天下。所以,建厂可谓大势所趋,只有赶上这一波建厂浪潮,才能避免随后陷入产能过剩的困境。
此外, ChipInsight在去年1月还盘点了2019年度中国芯片生产线,共有63个项目,其中6个被终止,另有57个项目的总投资额超过了1.5万亿元。其中,实现投产、产量提升以及在建项目中,分布在上海最多。